风云三号H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幅宽高光谱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其精度优于目前在轨的四颗国际碳卫星。H星所获取的资料,将对我国同化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资料进入同化系统后,可支撑及时反演全球、亚洲、中国,乃至精度达1公里尺度的人为碳排放与自然碳排放。
风云三号H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低轨气象卫星“四星组网”业务观测体系成熟。实现了业务化的全天候、全地表、多要素一体化观测,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全球初始场。这将明显提升大气温湿、云雨及成分等关键要素的初值精度,有效延长全球中期天气预报时效,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
风云三号H星的成功发射将逐步提升灾害天气的防御与应对能力。基于风云三号H星所搭载的先进探测仪器所获取的观测数据,可继续深化对地球系统多圈层的科学认知,提升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通过卫星组网协同观测,将对灾害天气开展多光谱、无缝隙、三维精细化“CT扫描”,提升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风云三号H星发射后,一方面可确保极轨气象卫星全球成像与大气垂直探测基础业务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能强化全球温室气体精细探测能力,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以及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的能力。
风云三号H星搭载的空间天气载荷最重要的包含广角极光成像仪Ⅱ型和电离层光度计,可在远紫外辐射波段对地球极光和电离层气辉开展近实时监测,能获取极光卵形态、极光粒子沉降能量等关键空间天气要素,将逐步提升风云气象卫星对空间天气态势的感知能力。
风云三号H星除继承风云三号D星已有的观测任务外,还增强了全球温室气体精细探测及极地极光、电离层观测能力,将逐步提升风云气象卫星的国际服务能力,为国际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生态环境监视测定评估等工作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和数据技术支撑,也将为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协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