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开放4台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和1台国产制备液相色谱仪免费试用,计划开放时间为2025.10.27-2025.12.31。
11月7日,开放3台国产气相色谱仪、1台国产液相色谱仪、1台国产离子色谱仪、1台国产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1台国产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免费试用。
中国药科大学陆续开放的12台国产科学仪器涵盖了常见的色谱、质谱类别,全部来自国内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同时,通知中还要求,使用免费共享的国产设备测出的数据,在发表文章或项目结题时,
同时使用免费共享的国产设备开展的课题项目时,建立的分析方法和部分数据结果。在可以公开的前提下,应当提供给本中心,作为宣传国产设备的材料。此次开放试用的仪器设施信息如下:
具备卓越的系统性能,可灵活适应多样化的分析需求。该仪器配置四元输液泵,最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可达15000 psi;其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用高品质光源,具有低噪声与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复杂样品的精确分析。
配备二元高压梯度泵及标准四通道溶剂选择阀,可根据预设方法实现流动相的自动切换。所搭载的紫外-可见检测器融合高通量光路设计与超精密信号采集电路,具备超高灵敏度和超宽线性范围,能满足多种类型样品的检测需求。
在保持操作便捷性与运行稳定性的同时,展现出优良的色谱分析性能。系统配备荧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紫外检测器三种检测器,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具荧光或紫外吸收有机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采用二元输液泵系统,配备双密封浮动式柱塞结构可有效保证仪器耐用性和精密度。该设备同时配置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适用于多种有机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专注物质纯化,输送稳定,适配不一样的规格色谱柱。配备高灵敏度检测器与智能馏分收集器,可实现高效精准制备,适用于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等实验室纯化需求。
是一款兼容性广、可靠性高、功能丰富、性能优异的液相色谱仪。整机耐压高达75Mpa,能轻松实现从常规HPLC分析到使用粒径小于3μm的核壳色谱柱进行超快速的分离分析。采用高压输液泵,采用二级悬浮技术 、针在流路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双向控温等诸多突破技术,可以使得LC3400在实现更高效的样品分析的同时消耗更少的溶剂,节约用户的实验周期与实验损耗,带来更高效的实验体验,更稳定的实验结果。
结合了国际先进的色谱全自动控制技术、产品制造技术和交互智能化理念而设计,是新一代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气相色谱仪,具备出色的稳定性,更佳的拓展性以及人性化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可靠的分析重现性和满意的灵敏度。产品配备了常规分析所需的各种GC检测器和单极/串联质谱以及各类前处理模块,可满足各类行业广泛的应用需要。
稳定可靠、精准卓越、智能互联的特点。SP-5000系列气相色谱仪经过多轮次可靠性试验论证,能够保证仪器安全稳定运行。新新一代高精度EPC和高稳定温控系统,压力控制精度达0.001 psi,程序升温重复性达0.5%,保证仪器生成准确可靠的数据。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全新智能化电气控制管理系统,可实现多终端状态监控,使用户得到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需求。
集成智能化操控与高精度控制于一体,配备8英寸触摸屏与防误触按键。其自主研发AFC气路系统压力控制精度达0.001psi,温控精度小于等于0.01℃。仪器具备智能维护与泄漏自检功能,并可灵活扩展多种自动进样器、检测器,配合MyLab工作站实现高效网络化控制,全方面提升分析效率与稳定性。
综合了国内外离子色谱研究的先进成果,集高检验测试灵敏度,高运行稳定性和功能模块化组合的特点于一身。IC6300 系列智能离子色谱仪将离子色谱各组件为一体,用户可结合实际需要灵活配置,个性化定制。
谱育科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产品。采用全程无冷点的气质接口和EI离子源设计,保证了高效稳定的样品传输、电离效率。搭载GC 2000型气相色谱仪,使用先进的电子流量控制管理系统、微流板控制技术、高精度独立温控系统和高灵敏度检测器,配合灵活友好的用户界面、高速采样频率和信号处理速度,使用户得到满足对于仪器分析能力、可靠性、稳定性和先进性的要求。适用于中药农残、食品安全、环境监视测定等方面的应用。
EXPEC 5210是谱育科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施开发专项支持下,历经多年的研发投 入,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具有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突出的可扩展性和更佳的性价比,大范围的应用于食品安全、医学检测、生物医药和环境检验测试等领域,同时具有数千种化合物标准库和丰富的应用方法库,满足质谱用户的应用需求。
开放试用作为连接国产仪器研发与市场应用的关键桥梁,对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具有多维度的非消极作用。首先,它为国产仪器提供了实战场景验证平台,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用户在复杂样品分析、长期连续运行等真实科研环境中的使用,能够充分暴露仪器在稳定性、兼容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帮助厂商针对性优化技术细节。其次,开放试用有助于构建用户反馈驱动的迭代机制,用户在试用过程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如软件界面优化、检验测试灵敏度提升等)可直接转化为厂商的研发方向,形成“研发-试用-反馈-迭代”的良性循环,加速国产仪器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开放试用能够降低科研机构的“试错成本”,通过免费或低成本的资源共享,减少科研团队对国产仪器采购的顾虑,扩大用户群体覆盖面,使更多潜在用户通过亲身体验认可国产仪器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打破“进口依赖”的市场惯性。此外,试用过程中的操作培训和技术交流,有助于培养专业化的国产仪器使用与维护人才,既为科研单位储备了技术力量,也为国产仪器未来的市场推广奠定了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