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午,康定市子耳沟沟道上游,一台银灰色播送告警监测仪在数字技能驱动下安稳运转。设备依托“斗极”技能全天候捕捉沟谷内轰动、位移等纤细改变,实时将监测数据传回后台系统,成为看护沟谷安全的“科技岗兵”。
“这机器很便利,山上有啥动态它都能‘听’到,是防备地质灾祸的好帮手。”望着监测仪,乡民肖元康直言心里结壮了。
上述监测设备是甘孜州以数字引擎推进“高原地质灾祸监测预警”科技攻关试点项目的生动缩影。为提高地质灾祸防控才能,我州活跃推进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项目成功在甘孜落地使用,在康定市、雅江县选取4条演示沟,布置地轰动监测仪等数字化设备24台(套),经过技能赋能为山洪泥石流的动态查询、危险防控和精准预警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设备实时监控沟道内水位、泥位状况,水位一旦超越预警阈值,智能设备会主动向后台宣布警报,值班人员监看视频承认后,可电话、短信、手持终端等多种方法,在几秒钟内经过沟道内的大喇叭和大众手中的手持终端一起宣布警讯,告诉周围大众避险搬运。”康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李浩霖弥补说。
监测数据的高效运用,离不开数字化渠道的支撑。根据试点项目堆集的经历,我州将地质灾祸专业监测预警渠道数据、危险点视频监控数据及谈判系统全面接入安全甘孜防汛防地灾驾驶舱,构建起一体化指挥系统。经过将全州1048名沟长、6048名点长归入数字化办理,完成了预警信息“一键直达”和处置状况“在线反应”。到现在,渠道已发送预警使命7.64万条、预警短信27.44万条,让防灾指挥调度更精准高效。
在技能赋能的一起,大众力气的参与让监测网络愈加密不透风。为激起全民防灾活跃性,我州立异推出“甘快传”微信小程序,树立危险上报奖励制度。自运转以来,大众端累计上报危险2000余条,形成了“科技监测+大众群防”的两层防地。
从“科技岗兵”站岗放哨到数字化渠道高效调度,再到大众热心参与群防群治,我州经过数字赋能不断织密地质灾祸监测预警网络。这些立异实践不只提高了灾祸防控的科技含量,更筑牢了看护人民大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数字防地”。